今天这篇文章是扫地僧司马懿写的第1212篇文章。如果您要和我互动,文末留言。
A股最近像坐过山车,但中药板块却相对稳如泰山——用苏东坡的话说,就是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。作为常年蹲守中药圈的司马,昨天和今天逐字啃完几十家公司的一季报,最大的感受是:这行正在上演“冰与火之歌”。说到中药股一季报:有人一骑绝尘:步长制药营收增速飙到169%,广誉远靠3亿次央视曝光让老字号破圈;也有人深陷泥潭:上海凯宝、寿仙谷“捧着金饭碗要饭”,高毛利却挡不住利润下滑。更有意思的是,曾经的“四大天王”——片仔癀、云南白药、同仁堂、东阿阿胶,齐刷刷把财报拖到月尾发,让股东们心里直打鼓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这些中药股的“成绩单”背后,藏着哪些机遇与隐忧。
增长密码:脑心通胶囊等核心中成药稳稳扛住基本盘,生物药板块更是惊喜——艾帕依泊汀α即将上市,PD-1/TIGIT双抗进入临床,相当于“传统武将”配上“科技装备”,战斗力翻倍。
司马说句掏心窝的话:步长这步棋走得妙,左手守着中成药的“老粮仓”,右手开拓生物药的“新蓝海”。但咱也得提醒一句,研发投入得加快转化,别让好技术“躺在实验室睡大觉”,政策波动的风险也得时刻盯着。
数据吸睛:营收4.17亿,净利润涨53.94%,和央视合作直接触达3亿人,妥妥的“破圈达人”。
破圈秘诀:龟龄集、定坤丹这些传承几百年的方子,如今玩起了“跨界联名”——和科研机构搞研发,跟流量平台玩营销,连包装都换成了年轻人喜欢的国潮风。
司马温馨提示:曝光度上去了,库存周转可得跟上。老字号就像陈酿,得慢慢品,别为了短期热度把“老底子”透支了,咱得在“网红”和“长红”之间找好平衡。
数据扎实:营收8.24亿,净利润涨27.2%,配方颗粒备案品种越来越多,基层医疗市场的铺货率肉眼可见在涨。
下沉策略:乌灵胶囊、百令片在社区医院和乡镇诊所卖得火热,配方颗粒更是成了基层医生的“常用药”,妥妥的“农村包围城市”。
司马真心话:基层市场潜力大,但集采扩围和同行竞争就像两座大山,得提前想好对策,把性价比和渠道优势再夯实些,别让到手的蛋糕被分走。
数据扎心:毛利率高达81.95%,但净利润却跌了4.71%,核心产品痰热清注射液营收下滑,相当于“抱着金碗喝白粥”。
痛点解析:太依赖单一产品,就像一棵树结的果子,万一树生病了,全家都没饭吃。市场竞争一激烈,议价权就被削弱,曾经的“王牌”如今有点举步维艰。
司马支招:咱得学“狡兔三窟”,多开发几个拳头产品,拓展拓展市场渠道,把“鸡蛋”分几个篮子装,别在一棵树上吊死。
数据难看:毛利率81.63%,净利润却暴跌24.32%,灵芝孢子粉卖不动了,研发投入还蹭蹭涨,相当于“花大钱装修,结果租客跑了”。
挑战重重:高端保健品市场这两年有点“降温”,年轻人更追求性价比,而研发投入短期又难以见效,利润被两头挤压。
司马建议:高端市场可以“向下兼容”,比如推出性价比更高的子品牌,既守住高端口碑,又抓住大众市场,让不同消费层次的人都能买到合适的产品。
数据承压:毛利率81.53%,净利润跌22.35%,原材料成本涨上天,外用贴膏市场更是卷成“红海”,每卖一片都像在“夹缝中求生”。
破局关键: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优化迫在眉睫,不妨试试“产品+服务”模式,比如卖贴膏送理疗指南,提升附加值,让消费者觉得“多花的钱值了”。
数据炸裂:净利润暴增244.82%!止咳宝片借着呼吸疾病高发卖爆了,医美业务更是成了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妥妥的“双料黑马”。
增长密码:呼吸系统用药本就是刚需,加上医美领域的轻资产布局,年轻化战略成效显著,吸引了不少“既要健康又要美”的消费者。
司马提醒:跨界虽好,可别贪杯。得把技术壁垒和品牌信任度做扎实,别让“跨界”变成“跨错界”,最后两头空。
数据亮眼:净利润涨136.47%,心可舒片新增适应症,院外市场占比提升,相当于把“老古董”变成了“网红款”。
创新路径:对老产品进行二次开发,拓展院外渠道,降低对集采的依赖,这招“存量盘活”玩得漂亮。
司马说句实在话:老药新用得把握好节奏,研发和市场推广得同步跟进,别等市场热度过了,新产品才姗姗来迟。
数据矛盾:营收涨19.08%,净利润却只涨0.33%,配方颗粒卖得火热,院内制剂却被集采拖累,就像“背着石头跑步”,累得慌。
司马点评:得尽快优化产品结构,把配方颗粒的优势放大,同时加快创新药研发,让高毛利业务接上力,别让集采拖了后腿。
数据硬核:研发投入7644.61万,行业第一!藿香正气口服液等经典名方持续迭代,大健康产品线也在稳步拓展。
战略眼光:作为老字号,太极明白“守正创新”的道理——既要守住经典名方的“魂”,又要用现代技术给中药“插上翅膀”。
司马建议:研发是长期投入,得在“烧钱”和“赚钱”之间找平衡,别为了创新忽视了现金流,咱们得走稳当路。
数据激进:研发投入涨80.08%,和高校联合开发新型靶向制剂,在抗肿瘤领域野心不小。
战略胆识:选择抗肿瘤中药作为突破口,勇气可嘉,毕竟这是西药的“主战场”,一旦成功就是“降维打击”。
司马提醒:创新药研发周期长、风险高,得“快慢结合”——前期布局要快,临床推进要稳,千万别急躁。
数据扎实:研发投入涨42.82%,坤泰胶囊通过循证医学研究,学术认可度大增,在妇科领域精耕细作。
战略明智:用临床证据说话,比单纯打广告更有说服力,拓展妇科全周期管理,瞄准的是女性健康的“黄金赛道”。
司马说句贴心话:学术营销是好事,但也得兼顾市场教育,让医生和患者都明白中药的价值,别陷入“只搞研究不接地气”的怪圈。
数据耐人寻味:营收31.42亿,微跌0.92%;净利润10亿,涨2.59%,扣非净利润增长1.69%,但毛利率降了2.2个百分点。
核心困境:天然牛黄涨到160万/公斤,直接压垮肝病用药毛利率,毛利率已经降低到63%,安宫牛黄丸销量暴跌81%。好在化妆品业务暴涨83%,成了不错的亮点。
司马暖心点评:片仔癀 2025 年一季报呈现 “稳中有忧、转型蓄力” 的特征,核心矛盾集中在成本压力与战略布局的博弈。营收微降 0.92% 至 31.42 亿元,但净利润逆势增长 2.59% 至 10 亿元,显示出较强的盈利韧性。分业务看,医药制造板块表现亮眼,营收 18.7 亿元(+13.31%),其中肝病用药收入 18.3 亿元(+21.83%),延续高增长态势;而医药流通板块拖累整体营收,收入 10.1 亿元(-19.11%),反映出传统渠道转型阵痛。
毛利率同比下滑 2.2 个百分点至 45.05%,主要受天然牛黄价格高位运行(160 万元 / 公斤)影响,肝病用药毛利率同比下降 12.39 个百分点至 63.36%。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 72.33% 至 9.16 亿元,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30.43 亿元,显示终端动销顺畅,渠道库存健康。值得关注的是,牛黄进口政策试点落地(福建列入首批),若进口替代率提升至 30%-40%,毛利率有望逐步修复。
片仔癀就像大家族的长子,肩上担子重,如今被迫“节衣缩食”(砍销售费用38.5%),一季报这10个亿也是单季度最高记录,目前公司大力开拓化妆品新战场,可能化妆品公司的上市已经作为重中之重了。咱们得给老字号多些耐心,毕竟转型不易,只要核心品牌力还在,风雨过后一定能够见到彩虹。片仔癀现在就像一个“中药茅台”,虽然原材料涨价和经济环境不好让它短期承压,但通过囤原料、卖高价护肤品、拓展海外市场,长期还是有潜力。如果你是投资者,现在股价对应41倍市盈率,不算便宜,长期来看,公司具备持续稳定增长潜力。毕竟,能同时控制稀缺原料、有品牌溢价、还能不断创新的中药公司,真的不多。(篇幅有限,详细点评和解读见(东财及雪球的扫地僧司马懿同名号))。
数据稳如泰山:营收108.41亿,微涨0.62%;净利润19.35亿,涨13.67%,健康消费品(牙膏、洗发水)功不可没,存货周转天数缩到74天,现金流漂亮得像快消巨头。
增长密码:靠着精细化管理,把“中药+消费品”玩出了花,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双降,效率却大幅提升,妥妥的“全能型选手”。
司马真心话:虽然健康品卖得好,但咱还是希望看到中药核心业务能再发力些,毕竟“老本行”才是根基,别让外界说咱们“不务正业”呀。
数据逆势上扬:营收17.19亿,涨18.24%;净利润4.25亿,涨20.25%,毛利率73.62%创历史新高,阿胶块和复方阿胶浆成了“双引擎”。
破局关键:在驴皮涨价(从14万/吨涨到18万/吨)的压力下,靠产品高端化和多元化突围——桃花姬低糖阿胶糕、男士滋补品“皇家围场1619”都成了新增长点,证明滋补品不只是“女性专利”。
司马提醒:原材料成本压力依然存在,得提前布局驴皮供应链,把成本控制住,才能让这份韧性持续下去。
数据稳中有忧:扣非净利润5.81亿,微涨1.66%,但研发费用降了12.3%,投资收益暴跌99.65%,家底有点“收缩”。
战略调整:安宫牛黄丸产能提30%,创新药“芪参颗粒”进Ⅱ期临床,还是那个“稳字当头”的同仁堂,但在研发投入上略显保守。
司马说句掏心窝的话:同仁堂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匠人,手艺精湛却稍显低调。咱建议多向广誉远取取经,在年轻化和创新上步子迈大点,老字号也能玩出新花样。
数据矛盾:营收14.55亿,跌30.22%;净利润3.74亿,跌3.38%,但毛利率飙升22.31个百分点至73.86%,全靠剥离了亏损的天津中新医药。
背后真相:甩掉“包袱”后,工业收入逆势增长,成本控制超预期,但新业务还没接上,目前全靠安宫牛黄丸等核心品种硬扛。
司马建议:既然选择“断舍离”,就专注把工业优势做精,别再盲目多元化,把拳头产品打磨得更锋利,比啥都强。
政策“紧箍咒”:集采扩围、注射剂受限,步长脑心通降价19.4%,盘龙银杏叶滴丸降价54%,提醒咱们:得向口服制剂、创新药转型,减少政策敏感型业务。
库存“堰塞湖”:广誉远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均值,得优化供应链,推动“以销定产”,别让库存把现金流压垮。
市场“内卷”:感冒清热、补益类产品竞争白热化,未来一定是“品牌为王”,得靠差异化和渠道优势杀出重围。
政策红利:中央出台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》,云南等地方财政真金白银支持中药材产业,从种植到研发全链条扶持,行业春天看得见。
老龄化刚需:心脑血管、糖尿病等慢病管理需求爆发,中药“治未病”的优势正好对上需求,关键是得用临床证据说话,让更多人信得过。
研发创新:天士力、以岭药业加大研发,中药新药IND申报增多,从“经验医学”到“循证医学”,咱们正在跨越关键门槛。
这一季的财报看下来,司马最大的感受是:中药行业正在“去粗取精”——顶流企业要警惕“规模陷阱”,高毛利企业得跳出“舒适区”,黑马们得夯实“护城河”。
有人说,投资中药股就像等一朵花开,得有耐心。确实,片仔癀、同仁堂这些老字号,哪一个不是历经百年风雨?如今政策、需求、创新三重利好叠加,正是中药行业“破圈”的关键期。
最后,送大家一句王富济的签名: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投资也好,做企业也罢,守住初心,耐心沉淀,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。
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繁华。投资的道路需要用脚去感受,投资的道路需要用心去丈量。需要“司马懿”的坚忍,更需要“扫地僧”的禅心。此文仅作为本人投资记录和思考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达仁堂没听说剥离亏损的天津中新医药,只知道卖掉赚钱的中美史克(天津)公司的股权。
男婴医院离世获赔88万元,律师拿走代理费55万元,家长认为上当,广州律协立案一年无果
对此,曾为韦先生代理的律师邓某说,案件起初没收费,但不是风险代理,案件按照司法鉴定,本应给次责赔偿,他们努力让韦先生获得了主责赔偿。
县委书记、县长等10人,在饭店消费448元,县委书记结账,通过实际行动带动大家消费
7月17日,店主杨玉碧向记者称,县委书记、县长一行共10人,共计消费448元,最后是县委书记结的账。
黄兴广场。今年暑假有多火爆?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.53亿人次!这个数字首次突破9亿,创下历史纪录。平均下来,暑运期间每天有1537万人出行。面对这波“泼天富贵”,坐拥得天独厚文旅资源的湖南,准备好了吗?湖南有哪些文旅亮点值得关注?
大爷真是大爷,不但年龄大,胆子也大,这么大的流水他还下去,应该没问题吧!#上热门 #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#惊险时刻 #游泳 #万万没想到
大爷真是大爷,不但年龄大,胆子也大,这么大的流水他还下去,应该没问题吧!#上热门 #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#惊险时刻 #游泳 #万万没想到
中联重科员工联系我了,我给大家读一读 你们觉得,有道理么,我觉得,挺有道理的#摩托车 #交通事故 #中联重科
青岛人盼了四年,老机场航站楼终于招商了!2025年7月,城阳区流亭机场旧址发布招租公告,转向低空经济和文旅项目,这是城市闲置空间再利用的关键一步,但转型必须脚踏实地,别让好机会变成烂摊子。流亭机场自2021年8月关闭后,一直闲置引发关注。
全网同名:小军师司马懿,2008年入市,耐心静守,孤品复利,从未割肉,等待是一种征服,静守是一种境界,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繁华,与孤品企业共成长。